名片曝光使用說明

步驟1:創(chuàng)建名片

微信掃描名片二維碼,進入虎易名片小程序,使用微信授權登錄并創(chuàng)建您的名片。

步驟2:投放名片

創(chuàng)建名片成功后,將投放名片至該產品“同類優(yōu)質商家”欄目下,即開啟名片曝光服務,服務費用為:1虎幣/天。(虎幣充值比率:1虎幣=1.00人民幣)

關于曝光服務

名片曝光只限于使用免費模板的企業(yè)產品詳細頁下,因此當企業(yè)使用收費模板時,曝光服務將自動失效,并停止扣除服務費。

<

返回首頁

產品分類 更多>>

水產養(yǎng)殖中水質水色與藻類的關系

對于水質優(yōu)良的評判標準是四個字:即“肥、活、嫩、爽”。

水色又是水體的顏色表現(xiàn),不同的水體因所含溶解色素、腐殖質、懸浮微粒、透明度、氮磷鉀含量及有效輻射吸收作用等不同。才形成適合不同藻類群體生存和繁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太陽下就呈現(xiàn)出不同的水色。因此,水質與水色和藻類的關系既相關又復雜。

 

一、“肥、活、嫩、爽”與藻類的關系

漁業(yè)上水質的標準是“肥、活、嫩、爽”,這四個字各有其特定的與藻類相關的生物學內容:

(1)

“肥” 指水色濃,藻類數(shù)量高;其定量指標是透明度25 cm~35 cm和浮游植物20 mg/L~~50mg/L。

(2)

“活”指水色和透明度經常有變化,包括日變化和周期性變化。

日變化就是所謂的“早青晚綠”、“早紅晚綠”以及“半塘紅半塘綠”等。周期性變化指這種水色的變化具有一定的時間性和重復性。

“活”意味著藻類種群處在不斷被利用和不斷增長,處于繁殖旺盛期;也就是說池中物質循環(huán)處于良性狀態(tài)。有觀察表明,典型的“活水”是膝口藻水華,這種鞭毛藻類的游動較快,有顯著的趨光性。

白天常隨光強的變化而產生垂直或水平游動,清晨在上下水層中分布均勻,日出后逐漸向表層集中,中午前后大部分停留在表層,下午又逐漸下沉分散,9點和13點時的透明度可相差好幾厘米。當這種藻類群聚于水體的某一邊時,就出現(xiàn)所謂“半塘紅半塘綠”的情況; “活水”是養(yǎng)殖的適宜水體。

(3)

“嫩”指水色鮮嫩不衰,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多,大部分藻體細胞來老化,水肥而不老。與其相對應的是""水。

所謂的老水主要有三個特征:

1水色發(fā)黃或發(fā)褐色。

2水色發(fā)黑。

3水色發(fā)白。

水色隱約發(fā)白,主要是微型藍藻滋生導致的,這種水的特點是pH很高(9~10以上),白天隨著濁白程度的加強,堿度迅速下降;

水色發(fā)白是二氧化碳缺乏而使碳酸氫鹽不斷形成碳酸鹽的結果。與此同時,pH的升高有利于微型藍藻的增殖增長。

水色發(fā)白、發(fā)黑或發(fā)褐色的情況是藻類細胞衰老死亡的表現(xiàn),所謂的老茶水(黃褐色)和黃蠟水(枯黃帶綠)屬于此類。

(4)

“爽”指水質清爽,水色不太濃,透明度不低于20 cm,藻類含量一般在100 mg/L以內。透明度很低的原因可能是浮游生物量極高,或藍藻占優(yōu)勢(集中表層),或是泥沙和其它懸浮物過多。

過大的生物量常常是天然餌料未被充分利用,水中物質循環(huán)不暢所致。

綜上所述,良好水色的生物學指標包括:透明度不低于20 ccm,藻類濃度20~100 mg/L;

硅藻、隱藻等較多,藍藻較少;藻類種群處于生長期;浮游生物以外的其它懸浮物不多。

當然由于地域環(huán)境的差異,不同地方的水色應該有不同的判斷標準,不可一概而論。

二、水色與藻類的關系

以下就藻類對水色的影響以及不同水色中的優(yōu)勢藻類群落的關系作一簡介,使人們詳細了解藻類和水色的關系, 為識別水色和管理水質提供幫助。

藻類群落的胞形狀、大小、適應性分布和體色是水色的重要內容,是水體環(huán)境質量的外觀表現(xiàn)。在環(huán)境保護和水產養(yǎng)殖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藻類已經成為水環(huán)境評價的一個重要生物指標。水色是自然光中不同光質穿透水體達到懸浮物質表面后反射的顏色,分真色和外表色。

其中以浮游生物對水色的影響大,一般意義的水色主要是浮游生物的顏色,又稱之為藻色。

藻類是水體中的一類主要懸浮物質,不同藻類除了葉綠素外還含有各自的特征色素,色素對光的選擇性吸收和漫反射不同而使藻體看起來具有不同的顏色;

藍藻除了葉綠素外,還含有藻藍素和藻紅素,對藍綠光的吸收少,故為藍綠色。

綠藻含葉綠素較多,亦含葉黃素和胡蘿卜素,對綠光只少量吸收,大部分以漫反射形式反射出去,看起來呈綠色。

大多數(shù)紅藻雖含葉綠素、藻藍素等,但以藻紅素的含量占優(yōu)勢,對紅光只能少量吸收,藻體通常呈紅色,如紫菜、石花菜。褐藻除含葉綠素外,還含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因而呈現(xiàn)褐色。

不僅如此,不同藻類由于對自然光的選擇性吸收因而在水體空間分布上具有明顯的差異。

對紅光吸收較少,對綠、藍、黃光吸收較多的部分紅藻,生活于紅光難以到達,而綠、藍、黃光能到達的較深海水中(有的種可生活在深達100 m);綠藻對綠光吸收較少、對紅光和藍紫光吸收較多,而生活于包括紅光在內各種光均能到達的淺水中。

這些不同藻類的分層分布,有利于充分利用陽光和空問,是對環(huán)境的一種適應機制;同時不同藻類種類和數(shù)量的空間分層分布使水體具有各種各樣的水色。

一般情況下藻類類群是水色的表征,不同水色下的藻類群落結構不同;而藻類生活在一定的營養(yǎng)中,水體營養(yǎng)狀況是水色的重要影響因子 。

硅藻在氮磷比為101時快速繁殖,易成為優(yōu)勢種,形成茶褐色水色。

綠藻在氮磷比為371時繁殖最快,易成為優(yōu)勢種,形成綠色水。

而其它單胞藻和大型藻類在氮磷比11時會快速生長形成一些不良水色。

水體的營養(yǎng)水平影響藻類的生長繁殖,進而影響水體浮游生物的數(shù)量和種類,導致水環(huán)境中優(yōu)勢種群的差異,從而影響水色。

此外,所有影響藻類生長繁殖的因子對水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用,如溫度、光照、pH、鹽度、水體底質和溶解氧等。

各種藻類對光照條件的適應而改變顏色的現(xiàn)象更是廣泛存在。因此判斷水色不僅要根據(jù)不同藻類種類和顏色,且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產品推薦
藍藻
面議
藍藻
“水產養(yǎng)殖中水質水色與藻類的關系”信息由發(fā)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fā)布人負責。交易匯款需謹慎,請注意調查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