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機理和功能
一、調控腸道微生物平衡,形成優(yōu)勢菌群
正常的水生動物腸道細菌與宿主保持著動態(tài)平衡,微生物種群中的優(yōu)勢種群對整個種群起決定作用。但在現代集約規(guī)?;B(yǎng)殖過程中,水生動物應激因子增多,如換料、捕撈、用藥、免疫等刺激,使原來優(yōu)勢種群發(fā)生變化,菌群失去平衡,從而引起消化機能紊亂,抑制生長發(fā)育,嚴重的可能致病。有益微生物制劑中的有益微生物,為與其他菌種競爭而釋放抑菌物質,而這些物質能夠抑制或殺死周圍其他有害菌群。這些抑菌物質被稱為細菌素,是一種特異性的復合物。
二、刺激機體免疫系統,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有益微生物制劑中的有益菌群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劑,通過產生抗體和提高噬菌活性等作用刺激免疫系統,有效提高巨噬細胞的活性,激發(fā)機體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使得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增強。直接飼喂活的微生物可刺激水生動物腸道免疫器官發(fā)育,提高機體抗體水平或提高巨噬細胞活性。
三、提供營養(yǎng)素,改善機體代謝
有益微生物制劑的有益菌群在消化道內繁衍,能促進消化道內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一系列營養(yǎng)成分的有效合成和吸收利用,補充機體營養(yǎng)成分,促進機體生長。用有益微生物制劑飼喂水生動物,可使其腸道內的乳酸菌和鏈球菌含量增多,它們就會產生更多的有機酸,使腸道內pH值下降,抑制了包括很多革蘭氏陽性菌在內的病原菌繁殖,同時也可產生溶菌素、過氧化氫等,這些物質也可抑制某些潛在的病原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可在體內產生多種消化酶,從而提高飼料利用率,如芽孢桿菌具有很強的脂肪酶、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并且還能降解某些飼料中較復雜的酸水化合物。
四、凈化腸道環(huán)境
水產動物腸道內的腐敗菌、大腸桿菌等增多,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如氨、生物胺、吲哚和酚等,這些物質具有潛在的抑制生長和致病作用。 但添加有益微生物制劑后,生成這些物質的酶活性會受到抑制,從而可有效控制上述有害產物的生成。
五、水質改良
光合細菌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和消耗養(yǎng)殖水體中的有機物來達到降解硫化氫和氨氮的目的。芽孢桿菌能利用氨氮、亞硝酸鹽氮,降低水體中對養(yǎng)殖動物有害的物質。有益微生物制劑中的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將水體中有毒的亞硝酸鹽轉化為無毒的硝酸鹽,反硝化細菌還利用池底中的有機物為碳源,將池底和水體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無毒的氮氣揮發(fā)于大氣中,由于底層污泥中有機物和硝酸鹽的迅速減少,可有效預防因氣候突變導致水質劇變對魚蝦的影響。其改良水質效果十分明顯,可達到充分維持水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平衡,促進水產動物健康生長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