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油果/斐濟果(Feijoa)原產(chǎn)地在中南美洲哥倫比亞、烏拉圭和阿根廷北部,盛產(chǎn)于新西蘭。果實外皮深綠色,內(nèi)部類似芭樂,富含維生素C。
菲油果(feijoa sellowiana),又名肥吉果、費約果、鳳榴,系桃金娘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chǎn)南美,上世紀30年代初傳入日本,在全球亞熱帶氣候溫暖地區(qū)廣泛種植。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chǎn)南美洲亞熱帶。葉厚革質(zhì),橢園形對生,長5-7cm,深綠色,具油脂光澤,四季常綠。葉背面有銀灰色細絨毛。枝葉修剪時散發(fā)出令人愉快的芳香,有益人體健康。花單生,花辨倒卵形,紫紅色,外被白色絨毛?;▋尚?,雄蕊和花柱紅色,頂端黃色,花色艷麗,且可食用。
雖名為“斐濟”,其實與斐濟沒有關(guān)系,它的名字來自一位葡萄牙植物學(xué)家”達席爾瓦·費約“。斐濟果全果可食用,瓤白色,稍有粒狀口感,甘甜多汁,無比芳香。在新西蘭,其不僅作為水果食用,通常還可做成奶昔、冰激凌、果汁飲料、果醬等,也可以注入伏特加,新西蘭較有名的伏特加品牌42below的Feijoa口味在世界品酒大會廣受好評。斐濟果產(chǎn)季短,為每年3-6月,成熟保存運輸皆不易,斐濟果成熟后,果實很容易擦傷,因此斐濟果雖然好吃,卻不適合大量出口,因此流傳不廣泛,菲油果富含維生素C、葉酸、植物纖維,以及多種苷類和黃酮類物質(zhì),且具有排毒養(yǎng)顏、降血脂、等功效,被稱為“水果中的中華鱘“。
本店的圖片來自菲油果苗圃現(xiàn)場,不可復(fù)制。
菲油果主要生理功能:
1.消除碘缺乏,菲油果中碘化物含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