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可與啶蟲脒低高溫輪換使用--氣溫高用吡蟲啉,氣溫低用啶蟲脒),防治如蚜蟲、飛虱、粉虱、葉蟬、薊馬;對鞘翅目、雙翅目和鱗翅目的某些害蟲,如稻象甲、稻負(fù)泥蟲、潛葉蛾等也有效。但對線蟲和紅蜘蛛無效??捎糜谒?、小麥、玉米、棉花、馬鈴薯、蔬菜、甜菜、果樹等作物。由于它的優(yōu)良內(nèi)吸性,特別適于用種子處理和撒顆粒劑方式施藥。一般畝用有效成分3~10克,兌水噴霧或拌種。安全間隔期20天。施藥時注意防護(hù),防止接觸皮膚和吸入藥粉、藥液,用藥后要及時用清水洗潔暴露部位。不要與堿性農(nóng)藥混用。不宜在強(qiáng)陽光下噴霧,以免降低藥效。
防治繡線菊蚜、蘋果瘤蚜、桃蚜、梨木虱、卷葉蛾、粉虱、斑潛蠅等害蟲,可用10%吡蟲啉4000~6000倍液噴霧,或用5%吡蟲啉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 防治蟑螂:可以選擇神農(nóng)2.1%滅蟑螂膠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