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方式】13350087927、13679000076、QQ:360935188、330597973
【產(chǎn)品人物】本系列共有51個人物
民俗類(14款):福、吉祥如意、恭喜發(fā)財、黃金萬兩(男、女)、招財進寶(男、女)、年年有余(男、女)、皇帝、皇后、壽公、壽婆、笑口常開
女款(17款):孫尚香、大喬、小喬、貂嬋、王昭君、西施、楊貴妃(扇子酒杯兩款隨機)、穆桂英、梁紅玉、樊梨花、花木蘭、花旦、楊八姐、扈三娘、楊排風(2色隨機)
男款(15款):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劉備、周瑜、曹操、諸葛亮、岳飛、岳云、竇爾敦、包公、鐘馗、孫悟空
五路財神(5款):正財神趙公明、利市仙官姚少司、進寶財神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
民族類:現(xiàn)生產(chǎn)少,人物隨機,有量大需求的請先詢問庫存。
【包裝盒規(guī)格】21×14.5×6CM
【產(chǎn)品規(guī)格】20×14.5×6CM,底板約8MM左右,人物不同規(guī)格略有區(qū)別
【產(chǎn)品重量】約450克 ,42個/箱(五路財神38個/箱455×440×365mm)
【外箱規(guī)格】620×370×345MM,箱自重1.7KG
【產(chǎn)品質(zhì)地】冷瓷、仿陶、仿瓷、玻璃鋼類復合材料
【產(chǎn)品工藝】純手工制作、立體浮雕、厚實木板、背面有掛鉤或支架
【人物簡介】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諸暨。天生麗質(zhì),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 ”,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jīng)典傳說。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
西施↓
戲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一門藝術,國內(nèi)外都很流行,已經(jīng)被大家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標識。臉譜來源于舞臺,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裝,各種瓷器上以及人們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風格迥異的臉譜形象。這遠遠超出了舞臺應用的范圍,足見臉譜藝術在人們心目中所占據(jù)的地位,說明臉譜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許多國際友人、國內(nèi)的有識之士出于對中國戲曲臉譜的好奇與喜愛,都在探索臉譜的奧秘。
大家看到的臉譜大致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工藝美術性臉譜。這類臉譜是作者根據(jù)自己的思維想象,在石膏材質(zhì)的臉形上,用繪畫,編織,刺繡等手法制作出形態(tài)各異,色彩圖案變化多樣的臉譜制品,這類臉譜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另一類是舞臺實用臉譜。這類臉譜是根據(jù)劇情和劇中人物的需要,演員用夸張的手法在臉上勾畫出不同顏色,不同圖案和紋樣的臉譜。
紅色臉象征忠義、耿直、有血性,如:“三國戲”里的關羽、《斬經(jīng)堂》里的吳漢。
其他:有諷刺意義,表示假好人。關羽(紅整臉)
黑色臉既表現(xiàn)性格嚴肅,不茍言笑,如“包公戲”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魯豪爽,如:“三國戲”里的張飛,“水滸戲”里的李逵。
其他:表示陰陽中的陰,用于鬼魂。 膚色較黑或面貌丑陋。張飛(黑十字門蝴蝶臉)
白色臉表現(xiàn)奸詐多疑,如:“三國戲”里的曹操、《打嚴嵩》中的嚴嵩。曹操(白整臉)
藍色臉表現(xiàn)性格剛直,桀傲不馴,如:《上天臺》中的馬武,“《連環(huán)套》里的竇爾墩。竇爾墩(藍花三塊瓦臉)
紫色臉表現(xiàn)肅穆、穩(wěn)重,富有正義感,如:《二進宮》中的徐延昭,《魚腸劍》中的專諸。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張郃(紫三塊瓦臉)
金色臉象征威武莊嚴,表現(xiàn)神仙一類角色。如:《鬧天宮》里的如來佛、二郎神。大鵬(金色象形臉)
綠色臉勇猛,莽撞。
其他:綠林好漢。
其它還有黃色臉、粉色臉、銀色臉等。
戲劇臉譜的分類
整臉——一種顏色為主色, 以夸張膚色,再勾畫出 眉 眼 鼻 口和細致的面部肌肉紋細。
三塊瓦臉——又稱“三塊窩臉”,是在整臉的基礎上進一步夸張眉、眼、鼻的畫片,用線條勾出兩塊眉,一塊鼻窩,所以稱“ 三塊瓦臉”。其中又再分“正三塊瓦” “尖三塊瓦” “花三塊瓦” “老三塊瓦”等。
十字門臉——由三塊瓦臉發(fā)展出來,特點是 將三色縮小為一個色條,從月亮門一直勾到鼻頭以下,用這色條象徵人物性格。 主色條和眼窩構成一個“十”字,故名“十字門臉”,又分“花十字門”、“老十字門”。
六分臉——特點是將腦門的主色縮為一個色條,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六分臉”也稱“老臉”。
碎花臉—— 由“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輔色添勾花紋,色彩豐富,構圖多樣和線條細碎,故稱“碎花臉”。
歪臉——主要用來夸張幫兇打手們的五官不正, 相貌丑陋, 特點是勾法不對稱, 給人以歪斜之感。
僧臉——“僧臉”又名“和尚臉”。特征是腰子眼窩 花鼻窩花嘴岔,腦門勾一個舍利珠圓光或九個點,表示佛門受戒。
太監(jiān)臉——專用來表現(xiàn)擅權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紅白兩種 ,形式近似“ 整臉 ”與“ 三塊瓦臉 ”, 只是夸張?zhí)O(jiān)的特點;腦門勾個圓光,以示其閹割凈身,自詡為佛門弟子。 腦門和兩頰的胖紋,表現(xiàn)出養(yǎng)尊處優(yōu) 腦滿腸肥的神態(tài)。
元寶臉——腦門和臉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寶,故稱“元寶臉”。分“ 普通元寶臉 ”、“倒元寶臉”、“花元寶臉” 三種。
象形臉——一般用于神話戲,構圖和色彩均從每個精靈神怪的形象特徵出發(fā),無固定譜式。畫法要似像非像,不可過于寫實,講究“意到筆不到”,貴在 “傳神”,讓觀眾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種神怪所化。
神仙臉——由“整臉” “三塊瓦”發(fā)展而來,都用來表現(xiàn)神、佛的面貌 ,構圖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銀色,或在輔色中添勾金、銀色線條和涂色塊,以示神圣威嚴。
丑角臉——又名“三花臉”或“小花臉”,特點是在鼻梁中心抹一個白色“豆腐塊”,用漫畫的手法表現(xiàn)人物的喜劇特徵。
小妖臉——“小妖臉”表現(xiàn)的是神話戲中的天將 小妖等角色。這兩種臉譜又名“隨意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