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界中獲得的較大的天然銅重420噸.在古代,人們便發(fā)現了天然銅,用石斧將其砍下來,用錘打的方法把它加工成物件。于是銅器擠進了石器的行列,并且逐漸取代了石器,結束了人類歷史上的新石器時代。 在我國,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已經開始使用紅銅,即天然銅。它的特點是鍛錘出來的。1957年和1959年兩次在甘肅武威皇娘娘臺的遺址發(fā)掘出銅器近20件,經分析,銅器中銅含量高達99.63%~99.87%,屬于銅。 1933年,河南省安陽縣殷虛發(fā)掘中,發(fā)現重達18.8千克的孔雀石,直徑在1寸以上的木炭塊、陶制煉銅用的將軍盔以及重21.8千克的煤渣,說明3000多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從銅礦取得銅的過程。 但是,煉銅制成的物件太軟,容易彎曲,并且很快就鈍。接著人們發(fā)現把錫摻到銅里去制成銅錫合金——青銅。青銅器件的熔煉和制作比銅容易的多,比銅堅硬(假如把錫的硬度值定為5,那么銅的硬度就是30,而青銅的硬度則是100~150),歷史上稱這個時期為青銅時代。 我國戰(zhàn)國時代的著作《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