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老路基結合部,路基和路面結構層厚度、強度不一,一側為新建路基,一側為原有老路基,質量和地基沉降存在差異,為道路開裂留下隱患;新老路基結合部位沉降量不一,必然會產生一定的沉降差異,特別是新填路基沉降量較大,而老路基已完成大部分的工后沉降,這樣不可避免地在新老路基結合部產生一個沉降差值突變點,成為道路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新老路基結合部位工藝較復雜,施工難度較大,往往在此易產生人為的質量問題,如密實度達不到設計標準等,也是產生裂縫的原因之一。
針對道路拓寬在施工和技術上的關鍵性問題,必須對新填土的壓實質量;必須新填土與壓實老路基土之間緊密結合。這兩個問題解決好,就可以新老路基結合部道路的使用品質。
根據安平改建工程的設計資料和沿線的地質情況,選擇填土高度6~8m的k42+023~k42+109、k44+290~k44+376兩段。k42+023~k42+109段用土工格網處理,k44+290~k44+376填筑普通材料,并且在里程k44+320與k42+072.2分別設置了1號與2號沉降管,進行沉降觀測,用以比較土工格網的處理效果。
清除腐殖土等不適宜土層至少30cm,將老路基按設計要求挖臺階,檢查密實度,如不符合要求,則用手扶式壓路機壓實,使其壓實度達90%以上;若原有路肩質量較差、達不到設計要求,要將路肩翻曬后再碾壓,以滿足質量要求。
本地區(qū)土中含有云母的千枚巖、板巖碎屑,有脹縮性,可能造成其上的構筑物開裂與下沉。因此路幅內土基含水量的不均勻變化將引起不均勻的脹縮,導致公路路基產生幅度很大的橫向及縱向波浪狀變形,造成路面變形或開裂。
路基填料回填前埋置沉降管,即在里程k44+320與k42+072.2處分別設置了1號與2號沉降管,通過沉降觀測,可以及時掌握路基沉降的變化情況。前23天的實測數據整理如圖2、圖3,由圖可見:圖2中前23天的沉降量為3.2mm,圖3中前23天的沉降量為25mm.土工格網處治段比沒有處治段沉降量要小,說明土工格網在減少沉降方面起了一定作用,用土工格網處理新老路基結合部,可以減少新老路基的不均勻沉降。
以上則是詳細介紹的,更多土工材料,鋼塑土工格柵,玻纖土工格柵資訊請登錄本公司的網站:http://www.sdtald.com/,我們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