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鴨”的來源:早在明朝時就已成為北京官府人家中的席上珍品。朱元 璋建都南京后,明宮御廚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鴨制作菜肴。為了增 加鴨菜的風(fēng)味,廚師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鴨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膩, 受到人們稱贊,即被宮廷取名為“烤鴨”。以后明朝遷都北京,烤鴨技術(shù) 也帶到北京,并被進一步發(fā)展。由于制作時取用玉泉山所產(chǎn)的填鴨,皮 薄肉嫩,口味更佳。烤鴨很快就成為全國風(fēng)味名菜。北京兩家有名的烤 鴨店“便宜坊”“全聚德”,便是明朝時開業(yè)的。到了清朝,官吏們常常收 購北京烤鴨,供皇帝及其親屬享用。據(jù)《竹葉亭雜記》記載:“親戚壽 日,必以燒鴨相饋遣?!睙褪强荆梢娍绝嗊€成了當(dāng)時勛戚貴族間往來 的必送禮品。又有《憶京都詞》這樣寫道:“憶京都,填鴨冠寰中。燜烤 登盤肥而美,加之炮烙制尤工。”
“烤鴨”肉質(zhì)鮮嫩,汁液豐富,氣味芳香,且易于消化,營養(yǎng)豐富。國內(nèi)各地人士以及外國友人,大凡到北京來的,都要一嘗風(fēng)味獨特的“北京烤鴨.故此名聞中外。至今各地很流行大同小異的烤鴨做法!但惟有烤這個工序是一致的!鴨子隨處可有售價格低廉全國平均在5-8元左右1只烤制好后出售價格在20-50元不等!是一種快速致富的務(wù)實項目之一!
成本及利潤分析:按基本價格,每只袋裝冷凍鴨(各地冷藏市場均有銷售)的進價按1.3公斤價格5.9元,做成烤鴨后每只售價在15元,除去佐料及設(shè)備折舊后的利潤在每只8元,保守估計每日可店售60只,外賣50只,每日毛利潤880元,一個月即880×30=26400元,一年即26400×12=316800元,按最最保守估計,扣除稅收(包括:工資、水電、門店租金)以及其他不可預(yù)測因素導(dǎo)致的費用,每年利潤不會低于20萬元。并且鴨油作為一種動物油,一公斤5至8元,可將木炭、水、電等費用抵消。由此看來,開家烤鴨店是一項投資小見效快的好生意,一年四季如此,沒有淡季與旺季之分。